寡妇日起好爽_久久精品视频在线_g0g0西西超大胆大尺度人体_巨胸喷奶水视频www视频网站一

黨建風采

Party Building

【廉史鏡鑒】 腹有良術當報國

發布人: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時間:2018-08-31 17:45:50瀏覽量:

  在革命戰爭年代,中國共產黨的隊伍里有一大批像鄧中夏、殷夫、劉國志這樣家庭顯赫、受過良好教育、自身才華橫溢的青年俊杰,他們做出了同樣的選擇,那就是放棄了優裕的生活,放棄了幾乎唾手可得的誘人前程,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與黑暗勢力搏斗、為民族解放獻身的艱險之路。一旦做出了這樣的選擇,他們就以無比的忠誠獻身于自己的信仰,在為共產主義事業的奮斗中,他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,他們的英名,也永遠鐫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上。

  鄧中夏說:“我不做官,我要做人民的公仆,公仆就是大眾的長工……開創一個人人有飯吃、人人有衣穿的新天地。”

1920年春夏,鄧中夏即將從北京大學畢業,面臨著人生的選擇。他的父親當時在北洋政府行政院做書記官,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前程,就托人在北洋政府農商部給鄧中夏謀了一個職位。大學一畢業就能到中央政府機關做事,在當時是很令人羨慕的。

  鄧中夏從父親手里接下了農商部的聘書,但出人意料的是,第二天,他就悄悄把這個炙手可熱的聘書寄還給了農商部。父親知道后問他為什么這樣做,他回答說:“我不做官,我要做人民的公仆,公仆就是大眾的長工……開創一個人人有飯吃、人人有衣穿的新天地。”

  緊接著,又一個好機會擺到了鄧中夏的面前。當時上海灘的大資本家穆藕初看到中國學術落后,決定捐銀一萬兩,委托蔡元培、胡適等人挑選一批英才,送到歐洲留學。鄧中夏被選中進入了名單。面對這個更加難得的別人搶還搶不到的機會,鄧中夏還是婉言謝絕了。

  無論入仕做官還是出洋鍍金,都是當時相當多的大學生的人生理想,鄧中夏卻全都予以回絕,他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?

  鄧中夏是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的,當時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在北大擔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、歷史等系的教授。鄧中夏入學后不久,俄國十月革命爆發,李大釗率先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,先后發表《法俄革命之比較觀》、《庶民的勝利》、《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》等著名論文。

  年輕的鄧中夏對新世界與新思想充滿期冀,他曾在一首詩中寫道:“覺悟的門前,便是刀山劍樹,我們是開門呢,還是不開門呢?”李大釗的講課和文章,給他很大的教育與啟發。無數個夜晚,鄧中夏在圖書館和宿舍昏黃的燈光下,一遍遍讀李大釗發表的《庶民的勝利》和《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》。在李大釗的引導和十月革命的影響下,鄧中夏開始研究和接受馬列主義,他還在李大釗的一篇文章上寫了這樣的批注:“俄國革命的成功,首要就是喚醒民眾。”

  為了喚醒民眾,1919年3月,鄧中夏發起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,旨在“增進平民知識,喚起平民之自覺心”。他帶領講演團的同學到街頭演講,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道理。五四運動中,鄧中夏成為北大的學生領袖之一,在5月6日成立的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上,鄧中夏被推為聯合會總務干事。

1920年3月,鄧中夏加入了李大釗領導秘密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,正式確立了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。不久,他寫了一首詩《過洞庭》,來表達自己的信仰與奮斗目標,其中寫道:問今為何世?豺虎滿道路。禽狝殲除之,我行適我素。問將為何世?共產均貧富。慘淡經營之,我行適我素。

  正是有了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,有了喚醒民眾的清醒認識,他才能夠沖破世俗的藩籬,沒有選擇去巴黎,而是選擇去了北京遠郊的長辛店機車廠,和那里的工人兄弟一起生活,向工人宣傳進步思想。1921年初,他創辦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,讓工人們免費學習。他受李大釗的影響,決心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。隨后的幾年里,他先后領導了長辛店鐵路工人大罷工、上海工人罷工、省港大罷工,成為中國早期杰出的工人運動的領導人。

  殷夫寫道:“革命的本身就是犧牲,就是死,就是流血!就是在刀槍下走奔……在森嚴的刑場上,我們的眼淚決不因恐懼而灑淋!”

  在中國,有一首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幾乎家喻戶曉:“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;若為自由故,二者皆可拋。”把這首詩翻譯到中國的,是浙江青年詩人殷夫。1929年,19歲的殷夫從德文版的《裴多菲詩集》里讀到了這首詩,他以中國人熟悉的五言絕句的形式,把原來的白話詩濃縮成20個字,既保留了原作的主旨,又淺顯易懂,朗朗上口,顯示了譯者的卓越才華。

  但與殷夫另一首自己創作的詩相比,也許,他自己的創作更有意義。這首詩叫《別了,哥哥》,其中寫道:“別了,我最親愛的哥哥,你的來函促成了我的決心,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,再獨立地向前途踏進。”“在你的一方,喲,哥哥,有的是,安逸,功業和名號,是治者們榮賞的爵祿,或是薄紙糊成的高帽。只要我,答應一聲說,我進去聽指示的圈套,我很容易能夠獲得一切,從名號直至紙帽。”“但你的弟弟現在饑渴,饑渴著的是永久的真理,不要榮譽,不要功建,只望向真理的王國進禮。”“別了,哥哥,別了,此后各走前途,再見的機會是在,當我們和你隸屬著的階級交了戰火。”

  這是一首表達與自己的出身徹底決裂的勇氣和決心,表達為了信仰和自由而不懼犧牲生命的勇氣和決心的自白書。他在詩中要與之決裂的大哥叫徐培根,曾在國民黨軍任團長、師參謀長、軍參謀處處長等要職。他比殷夫大15歲,因他們的父親去世得早,對自己的這個自幼就表現出聰明靈慧的最小的弟弟,他不僅分外喜愛,更是像父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照呵護。為了讓殷夫能夠學成光宗耀祖的本領,高小畢業后,大哥就把13歲的殷夫送到了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上海讀中學。

  此時的上海,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正風起云涌。1925年,發生了震驚全國的“五卅”慘案,帝國主義的暴行,讓少年殷夫的心里洋溢著難以抑制的怒火。他參加了罷課和反帝宣傳,進而接觸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,并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。

1927年國民黨發動“4·12”反革命政變,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,17歲的殷夫被逮捕關了3個月,幾乎被槍決。大哥得到消息后立刻趕到上海,將殷夫保釋出來,又送他到德國人辦的同濟大學去學習德文預科,以便將來到德國留學。但殷夫再次違背了哥哥的初衷,在同濟大學,殷夫繼續參加革命,加入了進步文學團體太陽社,還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員。1928年,日軍制造濟南慘案,殷夫積極參加學校的罷課和示威,再次被捕入獄,大哥讓人通過關系再次把他保釋出獄,并給他寫了一封信,信中既有嚴詞責備,也有苦口婆心勸說,告誡他不要過問政治,不要與政府作對,要趁著年紀尚輕,把書讀好,將來到德國留學,這樣才能有錦繡前程。面對哥哥指明的前程,殷夫揮筆寫下了這首《別了,哥哥》。在“手足之情”同“階級分野”之間,殷夫做出了一個堅定的革命者斷然的抉擇。

  對自己做出的這個選擇,殷夫也清楚地知道蘊含的風險,他在一首詩中寫道:“革命的本身就是犧牲,就是死,就是流血!就是在刀槍下走奔……在森嚴的刑場上,我們的眼淚決不因恐懼而灑淋!”但是年輕的殷夫認定了自己追尋的真理,決心走到底。殷夫創作了眾多的“紅色鼓動詩”如《血字》、《讓死的死去吧》、《我們》、《五一歌》、《巴爾底山的檢閱》、《我們是青年的布爾什維克》等等,熱情謳歌了無產階級的戰斗風采,成為20世紀20年代末期中國最有成就、最有影響的詩人之一。

1931年1月,殷夫因叛徒告密第四次被捕,于2月7日深夜與同是左聯作家的李求實、柔石、胡也頻、馮鏗一起被秘密槍殺在國民黨龍華警備司令部刑場,年僅21歲。

  殷夫是一個富有才華的詩人,以他的才華,加上家庭的關照,不難出人頭地、生活優裕,但他卻選擇了“背叛”,他背叛了出身與家庭,為真理和理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,他的生命在對信仰的忠誠里獲得了永生。

  劉國志斬釘截鐵地告訴特務們:“我是自覺自愿參加共產黨的,我心甘情愿為人民犧牲自己!我的意志是誰也動搖不了的。”

  在小說《紅巖》里,有一個像殷夫一樣為革命獻身的年輕的共產黨人劉思揚,他的原型叫劉國志。他出生在四川瀘州的一個豪門望族,父親任過瀘州濟和發電廠董事長。劉國志中學就讀于成都著名的建國中學,高中畢業后考上了當時國內最好的大學西南聯大。就在西南聯大,他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,毅然選擇了共產主義信仰,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大學畢業,家里給他在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謀到一份美差,他卻根據黨的指示,放棄了這個高薪厚祿的機會,去了一個不為人知的落后小縣陸良縣做中學教員。在這里,他以艱辛的努力播下了革命的火種,一直到抗戰勝利,才回到重慶。

1948年4月,因叛徒出賣,劉國志不幸被捕。負責審訊他的特務認為,像他這樣大地主、大資產階級的少爺,不可能真搞共產黨,對勸降他抱著很大期望。但劉國志卻斬釘截鐵地告訴特務們:“我自愿背叛我的家庭,我不是受任何人指使,而是自覺自愿參加共產黨的。我心甘情愿為人民犧牲自己!我的意志是誰也動搖不了的。”

  他的家人為了營救他,專門派他哥哥從香港趕到重慶,勸他說:“自從你被捕以后,全家人都思念著你。我這次專門回來營救你,指望把你早點弄出去,一家人團聚。”國民黨特務礙于劉家的面子,表示只要劉國志簽個字聲明脫離共產黨,就釋放他。哥哥勸他趕緊簽字,簽完字就立即把他帶到香港,然后再送到美國。劉國志回答說:“我不去香港,也不會去美國。我有我的信念和決心,這是誰也動搖不了的。真理是撲不滅的,中國革命一定會成功!”

  拒絕了家人的營救,他很清楚前面等待他的是什么樣的考驗。面對敵人一次次的嚴刑拷打,他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氣節。1949年11月27日,他高呼著“反動派一定要滅亡”“人民就要勝利了”“中國共產黨萬歲”的口號,壯烈就義,年僅28歲。(王均偉)

手機掃一掃

花果山風景區

漁灣風景區

景區郵箱 咨詢熱線

連云港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

備案號:蘇ICP備18050093號-1

版權所有:連云港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

技術支持:江蘇新元素數字科技有限公司